专题首页学校动态基层快报身边榜样学习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六中全会大学习

互联网经贸学院:六载坚守成就“最美禁毒人”


发布时间: 2022-06-27 访问次数: 11

    6月26日,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福建省首届“最美禁毒人”评选活动举行发布仪式,表彰福建省首届“最美禁毒人”10名当选人、10个提名奖获得者。其中,福建工程学院“情景式”禁毒志愿服务团队是我省教育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

  2016年,福建工程学院一群热心公益事业的大学生自发成立了该禁毒志愿服务团队。六年来,他们通过开展走访调查、结对共建等形式,开展青少年禁毒教育宣传,充分发挥朋辈角色优势,创新工作机制和活动载体,以“三个微情景”为抓手,逐步实现团队的从“0”到“1”。
   
 “最难的不是人手不足,而是不知道从何开始”

  “对于一个初创团队来说,虽然人手不足是个难点,但最大的困扰还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往哪里去。”作为团队发起人之一的张锦洋说,“团队成员发现在当时已经有许多禁毒志愿服务组织,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参与禁毒志愿服务,不仅很难发挥大学生的优势,而且也很难把这项公益事业持续下去。”

  究竟如何形成特色、做成品牌?通过网上查阅资料、询问相关专业的老师,团队成员了解到社区是禁毒战线的“末梢神经”。他们辗转找到愿意接纳他们的社区,这里的工作人员和其它社区一样,起初也不认为一群半大不小的孩子能为禁毒做些什么。顶着烈日炎炎发放传单、宣传展板前耐心答疑……渐渐地,他们的努力收获了肯定,也由此找准了方向。“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在吸毒者中所占比例最大,他们法律意识不强、追求新潮个性、容易盲目跟风。”禁毒志愿服务团队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目标,把深入开展“情景式”的禁毒宣传教育当作努力的方向。

    “我们的力量很有限,但是坚持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乐西社区,团队开展禁毒影片公益放映活动,并向群众派发宣传册;在樟林小学,团队组织开展“禁毒趣味运动会”,通过丰富有趣的运动项目,在青少年中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在福建省未成年人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团队开展“全员总运动”“品味书法奥妙”等禁毒主题活动,以趣味互动对话等语境式活动开展精准禁毒宣传教育。 

  “我们的力量很有限,但我们坚信再微小的事情只要坚持做,就会积少成多,也会有收获。”六年来,团队成员足迹遍布社区、乡镇,先后在晋安区乐西社区、前屿社区、林则徐纪念馆、樟林小学、福建省未成年人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多地开展禁毒活动数十场、覆盖3500多人次。服务项目先后入选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示范项目、全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库,团队曾获福建省志愿服务大赛铜奖、优秀奖各1项。


    “打造三个禁毒‘微情景’,使禁毒宣传更具感染力”

  通过六年多的实践,团队逐渐找到了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的法宝,形成了“知识宣讲”“文艺宣传”“网络推广”三个微情景式的禁毒宣传教育模式。

  “大家知道虎门硝烟吗?知道林则徐的家乡在哪里吗?”在樟林小学,团队成员们正在向同学们讲述林则徐虎门硝烟的故事。六年来,在学校团委、福建省未成年人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团委以及晋安区团委的支持下,团队举办禁毒主题讲座、毒品样品展示、禁毒知识展览等活动,通过送教上门、送教下乡,让青少年在家门口、校园里就能够接受禁毒教育。

  “用艺术的形式开展禁毒宣传更有感染力。”团队将舞台搭进社区,在乐西社区开展禁毒文艺汇演、在戒毒所举办帮教联欢晚会……通过舞蹈、歌曲、朗诵、话剧、书法表演等寓教于乐的文艺节目载体,将禁毒宣传融入群众生活,揭示了毒品的严重危害性,让禁毒宣传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

  “青少年是网络原著民的主体,线上宣传可以将触角延伸到更大范围。”在团队成立的第二年,团队成员就着手组建了禁毒视频拍摄小组。写剧本、定演员、找场地、拍视频……团队先后拍摄了《青春的名义》《阳光的陪伴》《人生30s,但真实的视频有一分钟》等多部专题宣传片,以禁毒志愿者与戒毒青少年展开的互动为主线,讲述了大学生志愿者将阳光和温暖给予误入歧途的吸毒青少年的故事。作品在福建禁毒网、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广泛传播,播放量达1万多次,其中《青春的名义》还荣获福建省首届禁毒微视频大赛优秀奖。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长期以来,福建工程学院“情景式”禁毒志愿服务团队以六年如一日的恒心,默默坚守在禁毒宣传一线,将自身打造成一支新型的大学生禁毒公益组织。他们是一群来自福建工程学院的普通师生,为全社会禁毒宣传教育汇聚青春能量,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最美禁毒人”。